文天祥精忠报国的故事,文天祥事迹简短30字

文天祥精忠报国的故事,文天祥事迹简短30字
本文主要针对文天祥精忠报国的故事,文天祥事迹简短30字和文天祥的故事200字等几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文天祥精忠报国的故事有一个初步认识,对于今年数据还未公布且时效性较强或政策频繁变动的内容,也可以通过阅览本文做一个参考了解,希望本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

文天祥精忠报国的故事?

在以身殉节的古代文人中,文天祥是最为著名的一位。自从被俘的那一刻启动,文天祥便一心求死,在自杀未遂后,他在被押赴北方的途中,又绝食八日,确实令人动容。在绝食求死未果后,文天祥依然一心求死,最后慷慨就义。

文天祥是南宋名臣,生于1236年,正是南宋风雨飘摇之际。宝佑四年(1256)年时,文天祥中状元,进入仕途。文天祥是个十分刚正的臣子是坚定的主战派。恭帝元年(1257)年时,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去临安抵抗南下的元军,于第二年升任右丞相。

面对元军的猛烈攻势,南宋尝试与之和谈,于是派文天祥去。在1276年的和谈中,文天祥一度遭元朝宰相扣押,后侥幸逃脱,继续在南方组织武装与元军对抗。到1278年时,文天祥兵败被俘,成了元军俘虏。

在文天祥被俘后,他当即服毒自杀。可惜,元军却并没有让文天祥得逞。在元军袭击文天祥部的这场战斗中,邹洬挥刀自刎,刘子俊、陈龙复、肖明哲、肖资等人尽皆战死,而被俘的杜浒也忧愤而死。基本上,当时南宋残部对元军的抵抗情绪十分高涨,很少有人投降。

文天祥落入敌手后,先被押往潮阳,后又被送往大都。据《宋史》记载,文天祥在去大都途中,再次寻死未果: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

当时,元世祖也算求贤若渴,期望文天祥这样有才气的忠臣能投降,收为己用。然而令文天祥虽然不可以再绝食,却自始至终不愿投降。面对元朝劝降的人员,文天祥坦诚相告:

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宋史·文天祥传》

面对如此大义凛然的文天祥,元朝统治者也无计可施,最后只可以忍痛下旨故将他处死。在文天祥受刑时,他还对刽子手说:“吾事毕矣。”后面,文天祥朝南方跪拜,慷慨赴死。

文天祥虽为一代文臣,但却一身傲骨,确实令人钦佩。听别人说,在张弘范对其劝降时,文天祥拿出自己所作的《过零丁洋》,这当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也令对方颇为敬重,只好不可以再提投降之事,而是礼遇有加。

现目前回顾文天祥的过往经历,确实令人动容。文天祥求死,一个方面是他自己富有气节,自始至终秉承着忠臣不事二主的观念;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南宋灭亡时士大夫阶层表现的大多都极具气节,或力战而死,或自尽而亡,很少有投降者。只是,在这批士人中,自然尤以文天祥的过往经历最为典型。

文天祥过往经历简短?

1、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到是斩钉截铁地说:“只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目前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仍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2、公元1276年,南宋的谢太后带着小皇帝投降元朝,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代表宋朝出使元营,不料被元朝丞相伯颜扣留。文天祥与近侍杜浒等十多人连夜奔走,才侥幸逃出,继续组织抗元斗争。不久,文天祥被叛徒出卖,落入元朝大将张弘范之手。

文天祥不愿做俘虏,在北押解去见张弘范的路上吞了龙脑自杀,但没有成功。文天祥见到张弘范,不愿给敌将行礼。张弘范就让他写信给另一位南宋大臣张世杰,劝其归顺。文天祥虽知张世杰不会投降,但也不愿写信,只作诗一首交差,这便是著名的《过零丁洋》。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诗充分表现出了文天祥舍身取义的决心,张弘范见劝降无望,将文天祥押解至元朝的大都。文天祥在大都三年,于元朝的威逼利诱无动于衷,最后被害于菜市口。

文天祥的童年经历?

见贤思齐

文天祥在童年时,就很仰慕英雄人物,尤爱读忠臣传。有一天,他来到吉州的学宫瞻仰先贤遗像。他看到吉州的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遗像肃穆地陈列这当中,令他十分钦佩和敬慕。这些忠烈之士都是本乡本土的人,他们能做到的,文天祥认为自己也要做到。

严父良师

文天祥的父亲文仪是个读书人,一生不做官。他嗜书如命,只要书本在手,就废寝忘食,常常一盏孤灯,通宵苦读。天色微明,又站在屋檐下细认蝇头小字。他的学问却十分渊博,对经史诸子百家全都精研,甚至天文、地理、中医、占卜之书也广泛涉猎。他还有买书的嗜好,有的时候,没有钱,就算把身上的衣服典当,也要把书买下。他对劳苦的乡里充满了同情,有读书补世的志向,著有《宝藏》三十卷,《随意录》二十卷。文天祥文辞出彩,父亲文仪的教育实在居功至伟。

见贤思齐

文天祥在童年时,就很仰慕英雄人物,尤爱读忠臣传。有一天,他来到吉州的学宫瞻仰先贤遗像。他看到吉州的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遗像肃穆地陈列这当中,令他十分钦佩和敬慕。这些忠烈之士都是本乡本土的人,他们能做到的,文天祥认为自己也要做到。

严父良师

文天祥的父亲文仪是个读书人,一生不做官。他嗜书如命,只要书本在手,就废寝忘食,常常一盏孤灯,

通宵苦读。天色微明,又站在屋檐下细认蝇头小字。他的学问却十分渊博,对经史诸子百家全都精研,甚至天文、地理、中医、占卜之书也广泛涉猎。他还有买书的嗜好,有的时候,没有钱,就算把身上的衣服典当,也要把书买下。他对劳苦的乡里充满了同情,有读书补世的志向,著有《宝藏》三十卷,《随意录》二十卷。文天祥文辞出彩,父亲文仪的教育实在居功至伟。

状元及第

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赴京师临安(今浙江杭州)参与科举考试。会试放榜,通过了初选。殿试时,文天祥患病,但仍勉强带着病躯,赶到考场。进门时一阵拥挤,出了一身汗,顿时感到身体舒服多了,头脑也清晰透明了。看到试题,略加思考,草稿也没打,一挥而就。考官把他的卷子列为第七名,理宗亲临集英殿阅读学员的卷子,亲定名次,把文天祥取为一甲第一名,时年文天祥二十一岁。

当时参加复核审查的著名学者王应麟在旁称赞道:“这份卷子,议论卓绝,合乎古圣先贤之大道。文中表现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我为陛下得到这样的人才致贺!”卷子是密封的,拆开一看,学员姓名是文天祥。理宗认为很吉利,高兴地说:「天祥,天祥,这是天降的吉祥是宋朝有瑞气的预兆。」此后,大家就以「宋瑞」为天祥的字。

上书建言

开庆元年(阳历1259年),蒙古人向南宋发动大规模的入侵战争。九月,忽必烈围鄂州(今湖北武昌)。消息传到临安,朝野震动。外号“活阎罗”的宠宦董宋臣建议迁都四明(今浙江宁波),以避兵锋,重演了南宋初期高宗赵构逃亡海上的故事。然而这对团结军心、民心十分不利。文天祥清楚自己人微言轻,且多言招祸,可面对社稷人民,他选择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向皇帝上书,指出迁都之议是小人误国之言,董宋臣恶贯满盈,应以斩首。文天祥还建议改革政治、扩充兵力、抗蒙救国。可惜理宗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时任礼部尚书的江氏“三古”之一的江万载向宋理宗建议请皇后谢道清出朝议政,才劝得理宗打消迁都念头。并派有带兵打仗经验的江万载帮助贾似道督军出战蒙元,碰上蒙古内乱,忽必烈急于回兵北方争夺蒙古汗位,才打退蒙元兵,获取这里说的的鄂州之战的大捷。由此贾似道更得势,而江万载不愿与贾等同流合污,以壮年之身(52岁)赐官归里奉养慈母。退出并远离混浊不堪的南宋官场。南宋末期抗元明暗两统帅早在开庆元年就英雄所见略同。

甘于淡泊

景定元年(阳历1260年),文天祥被任命为签书镇南军(今江西南昌)节度判官厅公事,但是,他不愿赴任,请求「祠禄」。朝廷应允了,命他做建昌军(今江西南城)仙都观的主管。仙都观是道教的宫观,这个职务是个闲差,文天祥才二十五岁,却有退隐出世的思想,为什么呢?这是时势导致的。朝廷权奸当道,他的改革设想落空,甚感失望,既不愿尸位素餐,混迹官场,更不愿同流合污,宁愿暂时置身于政治漩涡之外。这里说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那就是文天祥的处世哲学。

瑞州良吏

景定四年(1263),因为皇帝不纳谏,重新起用董宋臣,文天祥愤而辞职,后被朝廷贬到地方上任职,治理今江西高安市,当时称为瑞州。瑞州曾遭蒙古人蹂躏,城垣屋宇被毁,人民被残忍虐杀,文物古迹被洗劫。文天祥履任后,实行宽惠政策,尽力安抚百姓,筹集资金建立「便民库」,供借贷和救济之用,使地方规则和程序重新恢复过来。他还修复了一部分古迹如「碧落堂」、「三贤堂」等,新建「野人庐」、「松风亭」等,以发扬先贤的民族正气,鼓舞人民的爱国精神。瑞州在文天祥治理下,百废俱兴。

触动权贵

景定五年(洋历1264年),理宗逝世。权臣贾似道拥立太子为帝(即度宗),进一步操纵朝政。他一手遮天,南宋朝政更腐败不堪。西元1270年,文天祥出任军器监(掌管武器制造)、崇政殿说书(为皇帝介绍书史、经义)等职。有一次,贾似道托言有病,以去职回乡要挟度宗,软弱的度宗竟涕泣挽留。文天祥为皇帝起草诏书,他没有像有部分大臣那样,对贾似道歌功颂德,反到是直言臣下要以国事为重,指出贾似道的行为是“惜其身,违皇心”。结果贾似道记恨于心,文公被免去了全部职务。

咸淳六年(1270)九月,文天祥被免官后回到家乡,他深感人心险恶,世道污浊,决意息影林泉。他在文山修建了一所山庄,隐居于此,寄情山水,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篇。然而他的内心一点也不宁静,每见落叶萧萧,凉月堕阶,忧国忧民之情就油然而,生。咸淳九年(1273),朝廷起用他为湖南提刑,掌管狱讼,他推辞不了,惟有启程上任。

赣州为官

咸淳十年(1274),文天祥被委任为赣州(今江西境内)知州。赣州紧邻他的家乡,在赣州这个时间段,他办事分外勤谨,主张对人民少用刑罚,多用义理,所属10个县的人民对他很爱戴,加以这年风调雨顺,稻谷丰收,产生了短暂的安乐情况。但不到一年,蒙古大举南侵,南宋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刻,文天祥结束了15年的宦海浮沉,踏上戎马征途。

以上就是本文文天祥精忠报国的故事,文天祥事迹简短30字的全部内容,关注小学教育网了解更多关于文文天祥精忠报国的故事,文天祥事迹简短30字和200字周记的相关信息。

本文链接:https://xiaoxue.china-share.com/xiaoxue/67045.html

发布于:小学教育网(https://xiaoxue.china-share.com)>>> 200字周记栏目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最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小学教育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dit4023@foxmail.com

200字周记热门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