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古诗文论语六则,论语的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古诗文论语六则,论语的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古诗文论语六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了解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并经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知道,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可以感到迷住双眼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可以陷入困境。”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针对学习,清楚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清楚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从而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哪些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这当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不好的东西加以改正。”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时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自不同的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可以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论语的重要内容及核心考点?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们国内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为“至圣”“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孔子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我们国内历史上为教育事业的第一人。

三、字词累积

1、通假字

(1)不亦说(yuè)乎。 (“说”同“悦”,愉快。)

(2)诲女(rǔ)知之乎。(“女”同“汝”,你。)

(3)是知(zhì)也。 (“知”同“智”,聪明。)

2、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一定时间。

(2)温故.而知新。。

故: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 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体会,新的发现。

(3)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有道德、有才可以的人。

3、古今异义

(1)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允许或可以。

(2)是.知也。 是:古义,这,这个,这样。今义,表示肯定判断的动词。

(3)死而后已。.. 已: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4)三.人行。 三:古义,表示多。 今义,三,表示确数。

4、一词多义

(1)而:

(1)学而.时习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而.

知新。

而:表承接。

(2)人不了解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

而:表转折,却。

(2)知:

(1)人不了解.而不愠。 知:了解。

(2)温故而.知新。 知:领悟。

(3)知.之为知.之,不了解.为不了解.。 知:明白。

(4)是知.

(zhì)也。 知:同“智”,聪明。

5、涉及的成语

(1)不亦乐乎(2)温故知新(3)知之为知之,不了解为不了解 (4)见贤思齐(5)三人行,必有我师 (6)择善而从 (7)任重道远(8)死而后已 (9)岁寒松柏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 学而不厌 (12) 诲人不倦 (13) 不耻下问

四、区分内容

1学习方式

(1)学而时习之。 (2)温故而知新。

(3)默而识之。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学习态度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知之为知之,不了解为不了解是知也。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思想品德修养

(1)人不了解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知之为知之,不了解为不了解是知也。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岁寒,然后知松柏后面凋也。 (8)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名句默写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擅长于从正面学习,也擅长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需要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经常会用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5)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必须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了解为不了解是知也;

(6)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当别人不知道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觉得需要采用的正确态度是:人不了解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样的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0)表达了既要勤勉学习,还需要及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1)含蓄地表达了学习要有不求人知、全在进德修业的正确态度:人不了解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讲儒家所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5)借松柏后面凋比喻社会情况。人要不畏艰险环境,在困境中可以坚强不屈: 岁寒,然后知松柏后面凋也。

五、简题目作答

1、在第三则中“温故”与“知新”二者当中是什么关系? 答:“温故”与“知新”并不是并列的两件事,重要在于“知新”,这个问题就需独立思考。假设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肯定达不到独立思考,肯定达不到“知新”的目标。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的待人接物之道,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你觉得应该怎样看待这句话?请写一段话阐述自己的观点,很多于100字。

以上就是本文三年级下册古诗文论语六则,论语的知识点总结的全部内容,关注小学教育网了解更多关于文三年级下册古诗文论语六则,论语的知识点总结和小学四年级的相关信息。

本文链接:https://xiaoxue.china-share.com/xiaoxue/22285.html

发布于:小学教育网(https://xiaoxue.china-share.com)>>> 小学四年级栏目

投稿人:网友投稿

说明:因政策和内容的变化,上文内容可供参考,最终以官方公告内容为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小学教育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dit4023@foxmail.com

小学四年级热门资讯推荐